首页 资讯 正文

两层人划桨的“双桡龙舟”,跨越1500多公里亮相北京

体育正文 288 0

两层人划桨的“双桡龙舟”,跨越1500多公里亮相北京

两层人划桨的“双桡龙舟”,跨越1500多公里亮相北京

中国青年报(zhōngguóqīngniánbào)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)5月31日端午节当天,“‘粽’情乐享非遗馆 奥海载歌龙舟欢”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,在(zài)北京奥林匹克(àolínpǐkè)森林公园拉开帷幕。来自湖南益阳赫山区(hèshānqū)兰溪镇的双桡龙舟,以劈波斩浪之势亮相首都。 兰溪(lánxī)双桡龙舟。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(xiànchǎng),随着高亢悦耳的兰溪山歌响起,指挥手一声令下,52名身着传统服饰的划手在激昂的鼓点与唢呐声中开始(kāishǐ)划桨,他们一边(yībiān)(yībiān)齐唱《龙船调》,“龙船喏!鼓响呀!划呀划噫呀!划啦划噫呀”,一边用手中的双桡变化出“大鹏展翅(zhǎnchì)”“蜻蜓点水”等动作。高亢的号子声与飞溅的水花交织,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 兰溪双桡龙舟。主办方(zhǔbànfāng)供图 2016年,赛龙舟(sàilóngzhōu)(兰溪双桡(ráo)龙舟)列入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此次展演的兰溪双桡龙舟长19.8米、重1.5吨(dūn),5月28日从益阳出发,跨越1500多公里(duōgōnglǐ)抵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。 兰溪双桡(ráo)龙舟。主办方供图 兰溪双桡龙舟的源头,可追溯(kězhuīsù)至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,据闻一多《端午考》记载,其雏形始于黄帝时期的《咸池》之乐,宋代至明清时期,“双桡”的协作模式正式(zhèngshì)成型。其独特之处在于“双桡”结构(jiégòu),龙舟由两层人划桨(jiǎng),坐着划的叫坐桡,站着划的叫站桡。坐桡板扁平,呈正方形,方便游划;站桡板为(wèi)长棍形,利于击水。龙舟下水时,坐桡慢划,站桡把桨倒竖,随锣鼓声前后摆动;一旦开划,坐桡、站桡同时发力(fālì),瞬间激起千层浪,场面(chǎngmiàn)极为壮观。 6月1日,这艘兰溪双桡龙舟由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人民政府(rénmínzhèngfǔ)正式捐赠(juānzèng)给中国非物质(wùzhì)文化遗产馆,永久入藏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说:“希望这个龙舟摆放在(zài)我们馆的西侧,在龙形水系旁边,能够(nénggòu)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的一个新的文化景观;同时也希望这艘龙舟所承载的精神,能够和我们馆一起发扬光大。” 5月30日-6月2日,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央大厅“端午非遗市集(shìjí)”中汇集了北京花丝镶嵌、浙江龙泉青瓷,福建德化大漆,苏绣、庆阳香包、壮族织锦(zhījǐn)、山东(shāndōng)面塑,湖南桃花江柿饼粽等30余项非遗项目(xiàngmù)。 端午非遗市集现场。主办方(zhǔbànfāng)供图 端午(duānwǔ)非遗市集现场。主办方供图 端午非遗市集现场。主办方(zhǔbànfāng)供图 来源:中国青年报(zhōngguóqīngniánbào)客户端
两层人划桨的“双桡龙舟”,跨越1500多公里亮相北京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